2019年中国KOL营销策略白皮书

发展背景:

《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,加快发展文化事业,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3%。在此大背景下,KOL市场作为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,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,其在人民生活中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。

价值探讨:

KOL营销泛指有KOL参与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行为,兼具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优势,其营销价值也受到市场的认可。基于媒介环境的丰富和KOL自身的特征变化,KOL营销也走过了名人代言、内容分发到整合联动三个阶段,并且不断趋向成熟化。

一、KOL营销的概念界定

KOL参与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行为

KOL:即关键意见领袖(Key Opinion Leader),指在特定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,该群体范畴没有绝对限定,可以大到一个行业,一个亚文化圈,也可以小到一个兴趣小组。

KOL营销:即有KOL参与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行为,该营销概念的核心在KOL本身,原则上对具体的营销形式没有限制。

而无论是以KOL为主导的营销活动,还是KOL仅仅部分参与的营销活动,都在本报告的研究范畴内。

相似概念说明:KOL、网红、主播、自媒体等概念相互重叠的部分,但其本质上是基于不同语境下产生的概念,因此本报告不对此类相似概念进行严格区分,只要符合KOL的身份界定,其参与的营销活动都算在KOL营销的范畴内。

二、KOL营销价值探讨

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头部流量平台类别均有KOL栖身

据艾瑞mUserTracker数据显示,2019年2月中国移动端月独立设备数排在前十位的APP小类别平台中,有五个类别为KOL的常见栖身地,包括即时通讯、在线音乐、短视频、新闻资讯和网络购物等,可见KOL在用户日常触媒环境中有着众多的接触场景和接触机会,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用户产生影响。

三、典型KOL营销媒体平台解析

辨析不同媒体平台特征,制定合适KOL营销策略

玩法一:聚焦型

搭建垂类KOL矩阵,聚焦关键人群,集中火力推动销售转化

玩法介绍:

搭建垂类KOL矩阵,多平台同期开始造势,聚焦火力单点突破,在特定领域范围内制造大声量传播热度。

玩法攻略:

1)选择多平台,覆盖同一消费者的多个触媒场景,形成深度触达和刺激;

2)KOL选择以垂直领域的腰部为主,尽量规模化,以覆盖更多垂直领域下的不同粉丝群体;

3)内容差异化,不同KOL不同平台的内容需个性化定制,避免同质化内容集中过曝,引发用户反感。

适用范围:

营销目标清晰,以销售转化为主;营销主体通常为有特定消费群体的具体产品。

玩法二:扩散型

搭建金字塔型KOL矩阵,阶段式持续推动营销信息扩散

玩法介绍:

打造阶段性KOL营销传播策略,通过互动话题和不同类别KOL的排兵布阵,实现全网扩散甚至病毒式传播。

玩法攻略:

1)制定阶段化策略,通过预热-引爆-持续扩散的执行节奏,不断扩大营销活动声量;

2)打造热点话题,注重挖掘话题点的互动性和可创造性,进而加大其二次传播价值;

3)金字塔型KOL策略,选择1-3位明星类KOL领衔发声,再通过各个领域的中长尾KOL覆盖更多不同垂直领域下的粉丝群体。而整个金字塔KOL矩阵中明星KOL的选择尤为关键,在各个阶段都有着重要价值和影响。

适用范围:

营销目标以大范围的信息触达为主,如品牌形象、新品上市等重要信息的传播;营销主体以大众消费品为主。

玩法三:功能型

挖掘KOL不同功能效用,支持整合营销传播各个环节

玩法介绍:

将KOL营销作为整合营销传播活动的支持传播渠道,借助KOL自身的影响力和灵活性,根据不同环节的传播需求,定制不同的传播策略,共同推动整个营销目标的实现。

玩法攻略:

1)策略灵活,先根据整体营销诉求梳理各个环节的关键目标,再分别对应制定KOL选择和内容策略;

2)形式丰富,在线上话题传播的基础上,尝试更多创新内容形式,如线上线下联动等;

3)彼此联系,不同环节的KOL营销之间需保持一定关联度,以防用户接收营销信息过于分散甚至偏差。

适用范围:

通常在大型整合营销传播活动中起到功能性辅助作用,根据各个传播阶段的需求灵活调整。

四、中国KOL营销策略趋势

KOL营销策略趋势:选择垂直化

粉丝数量思维向质量思维转移,垂直类KOL营销价值崛起

根据(IMS)WEIQ新媒体营销云平台数据显示,各个垂直领域KOL数量增长迅猛,其美食、美妆时尚、游戏动漫垂直类KOL2018年同比2016年增长率分别达132%、129%和128%。

随着互联网用户红利逐渐消退,流量价值不再是品牌方开展营销活动的主要目标,如何更加深度触达和影响用户,进而扩大变现价值,成为业界共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。

因此,大范围曝光的营销目标逐渐减少,深入垂直场景深度触达用户的营销目标越来越多。在此背景下,拥有更大粉丝规模的泛娱乐类KOL营销作用局限性显露,仅被当做信息扩散的传播渠道使用,而垂直领域KOL由于其更深的专业性和更精细化的粉丝质量,愈发受到品牌方青睐。

未来以泛娱乐类为代表的大众化KOL将继续存在,但KOL营销价值将不断向垂直领域转移。

KOL营销策略趋势:投放矩阵化

KOL矩阵价值愈发凸显,投放模式趋于聚合、智能

根据(IMS)WEIQ新媒体营销云平台数据显示,2016年单次营销活动平均参与KOL数量达42人,而2018年该数量高达138人,KOL营销矩阵化趋势愈加明显。

基于KOL垂直化发展、KOL营销模式不断成熟等背景, KOL营销的主流策略逐渐从单点作战过渡为矩阵联动,从早期的代言人深度合作模式,到中期的头部KOL多点分发,再到当前的搭建有机联动的KOL矩阵,“1+1>2”的矩阵效应越发凸显。因此,直接与KOL沟通的传统合作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,未来KOL营销将逐渐迎来聚合化投放模式,头部KOL营销服务商将不断积累KOL资源,并不断搭建一站式投放平台及技术,为品牌主提供更加智能、高效的KOL选择、投放服务。

KOL营销策略趋势:决策复杂化

媒介环境愈加丰富复杂,媒介选择在KOL营销中愈加关键

传统KOL营销的关键在于KOL本身,选对KOL也就等于找到了其背后的受众群体,而随着新兴媒介不断涌现,KOL营销策略变得愈加复杂,即使是同一个KOL在不同媒介上的特征和受众也不尽相同。

根据(IMS)WEIQ新媒体营销云平台数据显示,2017年IMS(天下秀)合作媒体在直播、短视频、内容电商等新兴媒体类别的订单量占比仅为3%,而2018年该占比上升到11%。因此,未来品牌方在展开KOL营销的过程中,选对KOL也只成功了一半,媒介选择将成为另一半成功关键因素,在整个营销决策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而品牌方在KOL营销中将面临着根据复杂的环境,除了要针对KOL的人设和特征去定制营销形式和内容外,还要充分考虑媒介的特征,以及KOL在不同媒介下的差异化特征等等因素。

报告来源:艾瑞咨询

End